开发“沉浸式”党课触摸信仰之光

触摸信仰,是为了让信仰照亮现实;铭记历史,是为了让历史启迪未来。如何让党性教育从“入耳”走向“入心”,从“知”深化为“行”,是党员教育工作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沉浸式”党课以场景重塑历史,以体验唤醒情感,以参与升华认知,为党员教育注入源头活水,让信仰之光可触可感、可亲可近。
构建“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内容体系,让信仰在历史深处闪耀光芒。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革命先辈的精神是永不褪色的旗帜。“沉浸式”党课,以真实打动人、以真情感染人、以真理引领人,让党课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时代的穿透力。要聚焦“直抵人心”精选历史节点,深入挖掘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事件与感人故事,让历史事件生动再现,让英雄人物鲜活可感。要聚焦“薪火相传”凝练价值内核,紧扣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奋斗精神等核心价值要素,突出展现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要聚焦“情理交融”创新叙事逻辑,通过角色扮演、任务驱动、团队协作等方式,引导党员从“旁观者”转变为“亲历者”“践行者”。
运用“可听可视可互动”的科技手段,让信仰在场景体验中触手可及。技术是时代的画笔,为思想教育描绘崭新图景。前沿科技手段的融合应用,能够突破时空限制,重构感官体验,让抽象理论变得立体鲜活,让历史场景变得身临其境。要融合视听技术,综合运用声、光、影、电等多媒体技术,通过VR虚拟现实重现烽火岁月,通过AR增强现实叠加历史信息,通过全息投影活化英雄形象,营造身临其境的“时空场域”。要开发互动载体,设计具有挑战性与协作性的任务模块,搭建深度参与的“实践平台”,让党员在“做”中学、在“思”中悟、在“行”中践,激发学习内生动力。要拓展云端矩阵,建设线上“云党课”资源库与互动平台,构建无处不在的“学习生态”,让信仰教育随时随地可学可感、常学常新。
健全“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参与机制,让信仰在深度融入中内化升华。构建覆盖全员、贯穿全程、渗透全方位的参与机制,是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的关键所在。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党课的主角,让每一次参与都成为信仰的淬炼。要激发主体意识,打破“专家讲、党员听”的传统模式,建立“党员编、党员演、党员评”的共创机制,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创造”。要深化情感联结,课前通过背景资料阅读引发思考,课中通过角色代入触发共情,课后通过心得分享沉淀感悟,实践中通过岗位践行检验成效。要强化组织引导,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将沉浸式党课纳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必修内容,建立党课效果评估与反馈优化机制,营造比学赶超、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推动“见行见效见担当”的成果转化,让信仰在躬身实践中绽放光华。党课的终极价值不在课堂之内,而在实践之中;信仰的真正力量不在言语之间,而在行动之上。将沉浸式党课激发的信仰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勇气、为民服务的担当、推动发展的智慧,是检验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尺。要激发奋斗豪情,引导党员把党课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岗位建功的实际行动,增强“敢啃硬骨头”的担当魄力,争当攻坚克难的“排头兵”。要厚植为民情怀,将沉浸式党课激发的宗旨意识融入为民服务实践,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做到“民有所盼、我有所为”,甘做服务群众的“勤务员”。要砥砺创新锐气,树立“破旧立新”的变革思维,发扬“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强化“追求卓越”的价值导向,勇为改革发展的“弄潮儿”。(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