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 > 国内财经 >

消保课堂|一起学习金融知识公开课

2025-09-16 23:20 www.eastfi.com来源:东方财经网作者:综合阅读:

一、警惕非法中介,别让“馅饼”变陷阱

常见套路揭秘:

·“债务优化”骗局:以“低息重组”为诱饵,诱导借新贷还旧贷,实则收取高额手续费,综合成本远超正规贷款。

·伪造材料陷阱:教唆伪造银行流水、收入证明,涉嫌骗贷,不仅面临法律追责,更损害个人征信。

·捆绑收费乱象:放款前强制购买保险或理财产品,隐形费用层层加码,蚕蚀借贷资金。

防御口诀:

·三核实:查中介资质、核合同条款、验机构官方渠道。

·五拒绝:拒高利诱惑、拒虚假承诺、拒信息泄露、拒预付费用、拒非正规渠道。

二、遇到电信诈骗?牢记“三不”原则

高发骗术拆解:

·冒充公检法,称涉案要求转账至“安全账户”→立即挂断,司法机关绝不会通过电话要求划款。

·刷单返利,小额返现引诱大额投入→ 所有兼职刷单都是诈骗!

·伪“客服”退款,索要验证码或诱导扫码→ 官方APP核实,不点陌生链接。

牢记防诈顺口溜:

·陌生电话说到钱,一律挂断别相信;转账汇款多核实,不听不信不转账!

三、反洗钱犯罪,人人都是安全卫士

新《反洗钱法》要点:

1.扩展适用范围

·新《反洗钱法》将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公证机构、贵金属宝石现货交易商等特定非金融机构纳入反洗钱义务主体,填补监管空白,形成跨行业联防体系。

2.明确社会公众权利义务

·禁止参与洗钱活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从事洗钱活动,不得为洗钱活动提供便利。

·配合开展尽职调查:金融机构开展尽职调查时应当如实提供身份信息。

·有权举报洗钱活动:发现洗钱线索可向反洗钱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举报,举报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3.严格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对依法履行反洗钱职责或者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反洗钱调查信息等反洗钱信息,应当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典型案例警示:

·明知他人利用大额黄金交易方式转移犯罪所得,仍配合交易,其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五万元人民币。

·明知他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仍提供个人及第三人银行账户帮助转移资金,其行为构成洗钱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三百万元人民币。

中银通支付温馨提示:

不法分子诡计多端,切勿向他人透露卡号、密码、验证码和其他敏感个人信息,消费交易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渠道,警惕假冒网站、钓鱼链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远离非法中介!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东方财经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东方财经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东方财经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东方财经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东方财经网无关。4、东方财经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版权所有 © 东方财经网 www.eastfi.com
本网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建议!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