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 > 文化 >

入选上海智库报告文库,第一财经研究院“小巨人”调研专著出版

2025-08-05 18:42 来源:东方财经网 www.eastfi.com阅读:

由第一财经研究院撰写的《新质之力:上海专精特新“小巨人”》入选“上海智库报告文库”,并于日前正式出版。

“上海智库报告文库”是上海市标志性智库成果,是上海市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五大文库”之一,也是全市社科理论力量共同打造的新型智库旗舰品牌。目前“上海智库报告文库”已推出50部精品力作,紧扣上海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先行先试的经验,致力于提炼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样本。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在序言中写到,“希望上海新型智库高举党的文化旗帜,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城之要者’,综合运用专业学科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更为丰沛的理论滋养、更为深邃的专业洞察、更为澎湃的精神动力,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新质之力——上海专精特新“小巨人”》一书的创作团队历时两年时间,聚焦上海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上海力量,展现“小巨人”创业者们的精彩故事。本书在前期调研过程中与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成书过程得到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大力支持,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8月13日-19日即将到来的上海书展,将首次开设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五大文库”书架,这也是今年上海书展的六大特色亮点之一。届时,本书将亮相上海书展。

这本书都写了什么?

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引擎作用不断凸显,专精特新企业备受关注。十多年前,上海提出了“专精特新”这一概念,如今,专精特新企业活跃在上海的千行百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成为经济细分领域的领头羊。它们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6”产业是《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构建的新型产业体系,这些产业内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上海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石与活跃力量。截至2025年4月初,上海共有85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在全国城市前列。《新质之力——上海专精特新“小巨人”》是第一本以“小巨人”企业群体为研究和讲述对象的智库书籍。

本书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评估上海提出的“3+6”产业和相关“小巨人”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和作用,剖析上海“3+6”产业的结构、产业链、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最新状况,透视上海“3+6”产业的发展优势和劣势、机遇与挑战。本书的一大特色是通过对“小巨人”企业的随机抽样调研,深入一线,倾听创业者们讲述“小巨人”企业一路走来的历程和心声,总结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探讨如何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并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政策制定咨政建言。

本书创作团队在调研过程中走访了数十家扎根于上海发展起来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它们身上真切地看到这座城市科技创新的活力,看到经济发展的韧性,这些平时很少被镁光灯关注的群体都呈现于本书当中。其中有给茅台酒做防伪标识的新材料企业天臣集团,做政府与大型企业供应商身份安全认证的派拉软件,最早的一批海归创业企业吉尔生化,跟病毒进行赛跑的之江生物,解决万千前列腺病人难言之痛并成功出海非洲等新兴市场的激光医疗器械企业瑞柯恩,十多年前就从房地产行业走出来转身深植中华历史文物保护领域的建为历保等。它们是本书中展现的鲜活生动的案例,也给上海新质之力的发展提供了中小企业样本。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乐研电气创始人金海勇在调研时说,“一生只做一件事”,这句话诠释了那些“小巨人”企业的专精精神。正如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在本书前言中说的那样,“时代需要专精特新的精神,因为他们不仅为社会创造了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本书在记录创新的同时,也在探索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文化特质。

来源:大众财经网 作者: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东方财经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东方财经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东方财经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东方财经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东方财经网无关。4、东方财经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版权所有 © 东方财经网 www.eastfi.com
本网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建议!否则,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