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健康 >

疫苗等一个大BD

2025-09-25 14:47 www.eastfi.com来源:东方财经网作者:综合阅读:

疫苗如何走出地狱模式?

2023年约20元/支,2024年9.4元/支,2025年5.5元/支,腰斩再腰斩,三价流感疫苗采购价落入死亡螺旋中。不仅流感疫苗,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肺炎疫苗、狂犬疫苗也打起价格全面战争。疫苗内卷的底层原因,在于技术长期停留在me-too/me-worse阶段创新药经历的同质化痛苦,疫苗行业接着重演一遍(前期分析详见2022年6月《疫苗行业进入地狱模式》)。

创新药已经Next Level了,疫苗能跟上吗?

风雨如晦中,有一道强光,终于有了一家对标创新药Biotech的创新疫苗Biotech。

全球范围内RSV(呼吸道合胞病毒)+hMPV(偏肺病毒)+PIV3(副流感病毒三型)疾病总负担与流感相似或更高,市场空间巨大且需求未被满足,2023年12月和2025年7月,阿斯利康和赛诺菲分别以11亿美元和16亿美元总对价收购拥有RSV联苗早期资产的Biotech。但2025年8月,据阿斯利康官网显示,已经终止了曾经收购的Icosavax RSV-hMPV二联苗的临床项目(其管线中显示“已移除”),这不难看出,RSV联苗的开发门槛非常之高,毕竟人类RSV单苗的研发历程也有近70年之久。

但可喜的是,国产疫苗终于出现FIC/BIC大潜力品种,三叶草生物冲到最前排,临床进度站在全球RSV联苗最前端。继阿斯利康终止了Icosavax RSV-hMPV二联苗的临床项目后,三叶草生物与赛诺菲(刚收购了有RSV联苗早期资产的Vicebio)是全球目前唯二拥有临床阶段的RSV联苗资产的药企,而三叶草生物的RSV联苗是目前全球唯一临床阶段且尚未国际合作的稀缺性生物资产

三叶草生物探索的价值,在于跳出了传统疫苗行业的内卷模式,走向早研创新+BD出海的广阔空间。改变正在发生,越来越多的疫苗企业聚焦技术迭代及源头创新,敲响国际化的大门。

01 最强的一道光

疫苗行业太久没有好消息了。

从一个细节看内卷程度。据界面新闻,2018年流感疫苗报废率约为20%,而到2024年,全国流感疫苗批签发总量约8000万剂,实际接种量约5000万剂,初步测算的报废率约为40%。这意味着约3000万剂疫苗因过期或退货被销毁,直接转化为企业沉没成本。

所以,流感疫苗降到蜜雪冰城价毫不奇怪。

据湘财证券,2025Q2,A股疫苗上市公司营收94.54亿元,同比下降34.79%,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下降88.40%,业绩仍在筑底之中。

然而,转机也在孕育中。两家龙头智飞生物、万泰生物下坠惯性过于强大,其实,2025H1,50%的A股疫苗企业实现营收正增长,42.86%的A股疫苗企业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有初步企稳迹象。原创疫苗也崭露头角,欧林生物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已完成III期临床所有受试者入组工作,预计明年初读出数据,有望成为国际上首个超级细菌疫苗;康泰生物布局肺炎克雷伯菌疫苗,填补该领域全球空白;瑞吉生物的全球首款冻干结核病 mRNA 疫苗临床试验申请今年8月获得CDE受理。

在国产创新疫苗中,三叶草生物的RSV联苗是最重磅的,全行业都在期待这一只穿云箭提振士气。

RSV是一个兼具“全球高发+中国巨量易感人群+技术尚未成熟”三重属性的机会型赛道。赛诺菲的RSV单抗Nirsevimab在第一个完整销售年度(2024年)实现了16.86亿欧元的强劲销售,验证RSV赛道的钻石级价值,但其单抗高昂的价格(中国两种剂型分别定价2560元/针、4360元/针)和1岁以内新生儿适应症略微制约其全球可及性。不过赛诺菲对其RSV赛道的资产布局非常具有战略性。观察赛诺菲官网的疫苗管线,不难发现他们也在利用自身的mRNA平台积极部署RSV联苗,但观察临床时间线(2024年Q3开展其RSV联苗临床I期但截至目前未有数据披露),猜测基于mRNA平台的RSV联苗临床进展不尽如人意(类似于Moderna的失败),所以,赛诺菲今年7月才迅速斥资16亿美元收购Vicebio,获得其重组蛋白路线且还在临床早期的RSV联苗资产以充实自身RSV疫苗资产组合。重组蛋白路线的RSV疫苗是已经被辉瑞和GSK验证过的成功,赛诺菲基于RSV赛道的完整布局(单抗+RSV联苗)迅速出手,重金企拔头筹。

要相信疫苗之王的眼光。

RSV疫苗领域仍存在巨大的未满足需求。3款市售RSV疫苗(GSK Arexvy、辉瑞Abrysvo、Moderna mRESVIA)在目标老年人市场,目前都只获批首针接种,而且在美国相关目标老年人群体的RSV疫苗首针接种渗透率已接近峰值,以至于后继乏力,RSV疫苗全球销售额从2023年24亿美元萎缩至2024年15亿美元。

希望之星mRNA疫苗的受挫尤其令人惋惜。Moderna利用mRNA 技术平台研发的RSV疫苗mRESVIA仅用时4年即获批上市,但除了快之外一无是处,其保护效力弱于GSK、辉瑞的竞品,且其保护效力的持久性只有8个月,甚至不能覆盖一个完整的保护季。

综上,中短期来看,呼吸道联苗RSV + hMPV ± PIV3)是当下RSV赛道的最优解,类似于更高价次的HPV疫苗或者PCV疫苗最能赢得市场芳心;中长期来看,能够实现有效的重复接种,且具备优异的安全性耐受性的疫苗(可拓展孕妇、儿童等接种人群的适应症),也会最大程度兑现RSV赛道的商业化潜力

那么RSV联合疫苗为啥联这两个病毒?RSV不能跟大家熟知的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或者新冠病毒做联合,因为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非常不稳定,通常每年都会有变异。而RSV、hMPV、PIV3都属于单核病毒目,该类病毒感染是导致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且这三者都具有相似的三聚体融合(F)抗原, 需要稳定的融合前结构(PreF),且都在冬季共同流行。

RSV联苗极高的稀缺性价值不必赘述。过往三年里,全球超10亿美金的三笔交易里,两笔都重金砸向RSV联苗,可以说biotech一读出早期临床数据就被MNC盯上。

目前的竞争格局非常清晰:三叶草生物与赛诺菲是全球目前唯二拥有临床阶段RSV联苗资产的药企。

但,三叶草生物的RSV联苗是目前全球唯一处于临床阶段且尚未BD的独苗,将在今年年底前读出临床I期数据,别忘了,他们不仅有RSV-hMPV二联苗, 还有RSV-hMPV-PIV3 三联苗,BD张力拉满。

02 全面拥抱FIC/BIC

不仅是独苗,而且具备FIC/BIC(全球首创/同类最佳)潜力。

我们知道衡量一家Biotech原创能力的金标准,在于有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平台。三叶草生物的Trimer-Tag技术平台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利用人源三聚体化标签生产重组共价三聚体化融合蛋白(三聚体标签蛋白)的三聚体化技术平台。

相比赛诺菲/ViceBio竞品,依托Trimer-Tag蛋白质三聚体化技术平台开发的RSV联苗更具差异化优势。

首先,Trimer-Tag技术平台已经得到成药验证,三叶草生物曾经在全球9个国家和6大洲已实现累计接种40000+剂次,在广泛人群类别 (老年人,成年人,青少年,并发疾病人群),以及不同民族、种族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还成功以2000升规模生产了多批三聚体标签标记的新冠疫苗,借助已经验证的三聚体CMC平台和有GMP认证的自有工厂,三叶草生物的RSV联苗资产还显现出极具吸引力的商业化规模生产能力;而赛诺菲/ViceBio联苗基于的“分子钳”是还未有成药验证的全新技术平台,安全性数据仅来自临床I期<100名受试者(仅有I期临床“良好安全性”的表述)。

再者,基于Trimer-Tag技术平台的重组蛋白疫苗已在新冠疫苗时代被充分验证,确认在人体内不会诱导免疫反应,并具有共价三聚作用 (同高效中和单克隆抗体具有强结合亲和力),而赛诺菲/ViceBio的RSV联苗有潜在的人体内脱靶免疫原性风险 (非人源标签),也不是共价三聚体。

最后,就平台本身来说,与mRNA平台 (联合接种受安全性限制) 和VLPs平台 (CMC工艺复杂) 相比,Trimer-Tag蛋白质三聚体化亚单位标签技术更具联苗的开发优势。

因而,Trimer-Tag一个安全有效,已经获得全面验证的疫苗开发平台。这为三叶草生物强劲的疫苗管线奠定了实打实的基础。

核心技术平台的金标已有,那么当下的临床进展如何?

据公开新闻,去年10月,三叶草生物公布在Ⅰ期临床试验中评估其未使用佐剂的RSV单一成分疫苗SCB-1019与GSK使用AS01E佐剂的RSV疫苗AREXVY进行头对头比较后,在老年人受试者中获得了积极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数据,至此成为全球首家公布其RSV候选疫苗与已获批的商业化国际龙头RSV疫苗产品头对头临床试验结果的厂家。2025年3月,公司公布在美国启动其RSV候选疫苗SCB-1019重复接种的I期临床试验。

三叶草生物利用研发SCB-1019的经验,进一步开发其呼吸道联合疫苗(RSV + hMPV ± PIV3)。RSV二联苗SCB-1022 (RSV+hMPV) 2025年6月启动I期临床,稍晚于赛诺菲/ViceBio竞品(2024Q4),RSV三联苗SCB-1033 (RSV+hMPV+PIV3) 2025年6月启动I期临床,稍早于赛诺菲/ViceBio竞品(2025Q3)。

需要注意的是,三叶草生物三款RSV疫苗(单苗+联苗)均未使用佐剂,显示出其对自身技术平台和抗原设计绝对强有力的信心,也正因如此,其RSV疫苗资产组合也有望具备同类最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025年底是一个值得屏息等待的时间节点,三叶草生物RSV联苗初步I期临床数据即将读出。若其安全性与免疫原性得到确认,根据管线情况和潜在国际合作需要,预计三叶草生物会在2026年上半年择机推进一个小II期临床试验。待到那时,其RSV联苗的价值必将再次水涨船高。

疫苗研发周期为8-20年,为保证安全性,仅观察毒副作用有时都要几年时间,所以新兴疫苗企业很难穿越漫长的死亡谷,即使熬出头,也变成与传统疫苗企业一样的老登,核心产品刚上市即面临红海竞争。

如今三叶草生物探索的源头创新模式,可以把兑现周期缩短到1-3年,立足于独有的技术平台,开发FIC/BIC管线,读出早期临床数据后即BD。

这种模式最重要的改变是缩短甚至消灭国产疫苗与海外竞品的技术代差。长期以来,国产疫苗缺乏实质创新产品,上市普遍晚于欧美5到10年,甚至更久。HPV疫苗晚了13年,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晚了17年。但当创新疫苗Biotech把BD路径走通以后,将完全抛弃me-too/me-worse管线,全面拥抱FIC/BIC管线。

参照创新药的经历,Biotech崛起,也将带动传统疫苗企业的创新转型。

所以,三叶草生物的创新探索是如此重要,当下的RSV联苗是如此重磅,一旦成功,将不仅是某个公司或管线的成功,更是一种模式、一条路径的成功。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只穿云箭。

文章来源:阿基米德Biotech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东方财经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东方财经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东方财经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东方财经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东方财经网无关。4、东方财经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版权所有 © 东方财经网 www.eastfi.com
本网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建议!否则,风险自负!